跳到主要內容
:::中央區塊  

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

現在位置: > 書目介紹

出版快訊/書目介紹

字體大小:  
圖解:道德經

圖解:道德經

  • 分類 :
  • 作者 : 唐譯
  • 出版社 : 海鴿
內容簡介

  《道德經》是中國著名的哲學經典,被道教奉為主要的經書之一,作者是老子。《道德經》屬於韻文哲理詩體,文詞樸實精煉。總共有八十一章,分為《道經》和《德經》兩部分,以天地之間的道理來印證人間的道理,取法於自然,復歸於自然。

  老子提倡「有道之士,以慈為寶,對人慈,利而不害;對己慈,為而不爭」,遠離危險和侮辱,平淡快樂地度過一生。血肉身軀本來就是虛無的,若干年後就會自動消失,所以人應該在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。研讀學修《道德經》,致力於敬弱守柔,順勢而為,為而不爭,做到不自戕、不自辱,著眼於長治久安,以求達到自然而為的境界。

  古往今來,修道者數不勝數,但是大徹大悟的卻少之又少。有的人懵懂度過一生,或誤於名,或誤於利,或誤於仙,或誤於佛,或誤於聖。稱道的人,未必真正有道,能夠堅持不懈地追求的人,真正明瞭通達的人,天下也沒有幾個。

  佛道之學,都是人們智慧的結晶,內容廣大而高深。有些人不能深究細研,反而讓其流於世俗。世俗的佛道,可以作為生活的冷卻劑,能夠使人心境平和,心懷慈悲,行為謙讓,鬥志消散,生活的色彩變得單純,這給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社會帶來的益處並不大,所以年輕的人們,都不怎麼去學習。但是當人們年過半百,行將就木的時候,粗略地學一些,能夠在殘年弱勢的時候,慰藉自己的雄心,坦然地面對人生的平淡和寂寥,由平淡和寂寥走向自然平和的心境,以從容的態度,面對人生的最後之旅。

  道,是古人的一個哲理流派。主要包含的是堅守柔弱的處世哲學。人們為了生存,能夠在強者之間圓滑地處事,研究事物相互轉化的可能性,堅信柔弱勝過剛強,這是一種大無畏的冷靜和自信,當然也是一種對客觀世界的無奈。

  《道德經》也是一部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哲學古典奇書。後人可以依循其所說的道理去治國,也可以藉助其來修習自身的品德。國家屬於一個小宇宙,人體也可以看做是一個小宇宙,將治國的方針運用在人們的修養身心上,其實也是可以的。

  同樣是在闡述治國之策,道儒的側重點各不相同。道以人君的高度俯瞰,講的是帝王之術,主要闡述如何當一個長治久安的聖君。儒站在臣子的角度,主張竭盡忠誠,主要論述如何做一個忠臣孝子。所以,古代聖君帝王,治國用道,秘而不宣;教化用儒,大張旗鼓。

  《道德經》治國主要有兩個觀點有別於人修身養性:一是聖人無為,二是強者無為。聖人無為,就是君主應該主張無為治國,長而不宰,也就是否定君權專斷。用現代人的觀點來看就是否定一人獨斷的制度,倡導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政體。民眾占社會的多數,是社會的根本。治國應該順應民心,聽從民意,也就是玄德敬弱的本意。強者無為,就是一些持有大權的強者,他們應該遵紀守法,「夫使智者不敢為也」就是要讓這些強大的人無為。強者主要是指社會上有權有勢的群體,比如皇親貴族、官吏大戶、奴隸主階層、地主階層、資本家階層、官僚階層、富貴階層、黑社會勢力等等,要他們守法度,不可傷害百姓或為禍作亂。

  《道德經》的偉大,在於它的生命歷經千年而不衰,它的精神超越了時空的限制。玄德敬弱,至善守柔;謙虛禮讓,抑強扶弱;為而不爭,返璞歸真,以及天下至公的理想,這些基本的論點和精神,一直流傳著,滋潤著人們乾涸的心靈。

引用網址

「博客來」網路書店相關連結(另開新視窗)

推薦此書

留言

:::下側區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