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:::中央區塊  

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

現在位置: > 書目介紹

出版快訊/書目介紹

字體大小:  
亦近亦遠的東南亞:夾在中印之間,非線性發展的多文明世界

亦近亦遠的東南亞:夾在中印之間,非線性發展的多文明世界

  • 分類 :
  • 作者 : 石澤良昭/林佩欣
  • 出版社 : 八旗文化
內容簡介

東南亞型的歷史是以「森林、水田及海」為基礎,
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歷史。

深耕吳哥研究五十年的學者,
從佛像與碑文考古中解讀出繁榮與衰退的訊號,
呈現東南亞夾在「中印」之間,
吸納並消化、非線性發展的多文明世界。

  常見的東南亞史,多採取國別史和民族史的視角,而缺乏通觀該區域的文化或文明的著作,也更多聚焦在歐洲人進入東南亞之後的歷史。甚至,「東南亞」一詞也是歐洲人的發明。

  那麼,古代的東南亞史是什麼樣貌?對於沒有留下文獻的文明,如何從遺跡建構出偉大王朝的歷史?而作為一個夾在印度和中國兩大古文明之間的區域,東南亞型的文明是什麼?而我們又該如何認識?

  一八六六年,在首度對吳哥遺址進行科學調查的法國考察團中,一位考古學家後來回想初次見到吳哥窟時的情景,讚嘆道是「超越最壯麗的夢境的存在」。

  本書作者從一九六○年代開始進入柬埔寨吳哥遺址的現場從事考古調查,親手「觸摸」歷史,並將其對吳哥王朝史的建構,透過考古和人類學「通觀」東南亞型的多樣性歷史文化及文明特質,濃縮在本書當中。

  東南亞地區存在著多樣的文化、人種、語言、宗教、社會組織,甚至政治體制,這是它多元文明的外在表現。不過在氣候風土、生活型態與文化的核心精神上仍具有一致性。東南亞型的歷史是以「森林、水田及海」為基礎,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長篇生活故事,是不斷吸收外來文化,豐富自身傳統,不以時間為主軸的文化史。

  ■東南亞史並非「直線進步發展」的歷史,而是不斷吸收外來文化、新舊並陳,豐富自身內涵的歷史。

  東南亞的歷史不是像古代、中世、近世、近代的直線性「伴隨進步和發展的歷史」,而是一部自我成長的歷史,精神文化的深化史。它並非一般認知的歷史發展模式:即隨著持續改變、克服各種困難後帶來進步、革新的過程;而是不以時間為主軸的文化史,一部與自然環境共生的長篇生活故事。

  東南亞受惠於自然環境的恩澤,保持自給自足的生活型態,並選擇性地接受了印度和中國的思考與技術,當作文化或制度的拼布,補強了在地既有的文化核心,開發出自身獨特的文化。

  但是,雖然東南亞作為海上交易的中繼地,自古以來具有眾多人群往來的開放性,一邊積極地接受從外部來的文化,並以自己的方式改造、融合,卻沒有積極地向其他外部世界傳送東南亞的政治、社會、文化的獨特性。這也是為何東南亞始終很難被周邊地區或國家熟悉的原因。

  ■跟隨作者的文字腳步進入吳哥遺址,從近代吳哥的發現史開始,建立關於吳哥王朝的完整知識!

  散布面積廣達六百公頃的吳哥遺跡群,含有超過一百個以上的世界遺產。在吳哥王朝鼎盛的十二世紀,都城人口成長至五十萬人,已發展出大規模的集約灌溉農業。究竟,蓋了吳哥窟的人是誰?又為何而蓋?

  面對著曾如此興盛的帝國,現今我們能掌握的文獻史料卻意外地稀少。當時柬埔寨使用一種椰葉製成的稱為「貝葉」的紙記錄文字,但是因為不易保存,經過戰爭及蟲害後已盡數佚失。

  本書透過對遺址的碑刻文、以及中國文獻記錄(例如周達觀)的研究,從吳哥在近代被「發現」的故事開始,對以往令人陌生的吳哥王朝的歷史,從政治、經濟、宗教、建築、美術等等各方面,建構出了豐富且立體的樣貌。

  ■吳哥王朝為何滅亡、並將雄偉的都城遺留在雨林之中?透過佛像與遺跡的發掘,重新修正吳哥失落文明的真相。

  曾如此繁華的都城,為何會滅亡呢?最初發現這些巨大寺廟的人,對此有著眾多的猜想。時至今日,歷經一百年的發掘與探索,我們對於吳哥王朝的理解,已有了長足的進步。

  關於吳哥王朝邁向衰亡的說法,長期以來皆以「法國遠東學院」學者們的看法為定見,認為在闍耶跋摩七世(1181-1219)以後,因為屢次內戰再加上大型寺院的工程造成龐大負擔,使得之後國力逐漸轉衰。最終於一四三一年吳哥都城被阿瑜陀耶攻陷,王朝滅亡。此即「建寺衰亡說」。

  不過,作者在二○○一年時挖掘出多達二百七十四座佛像,修正了此說。這些佛像證明了十三世紀中葉時吳哥王朝頒布的廢佛令,能被徹底執行,表示王的統治威信和日常政治充分地發揮功能。再加上周達觀於《真臘風土記》中的記載,絲毫不見社會的疲弊,反而呈現無比繁盛的景象。因此王朝應是從十四世紀後半才出現衰落的徵兆,至於原因仍眾說紛紜。

  ■現在對於「東南亞」的概念,是如何逐漸形成的?亞洲國家該如何看待現今的「東南亞」?東南亞諸國又該走向何方?

  「東南亞」一詞的出現,有著特別的意義。因為從近代以來,東南亞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被認知為「東南亞」,而是被冠以所屬殖民國家的名稱,例如荷屬東印度、法屬越南。「東南亞史」原本也是「殖民地學」的一部分。

  在印度與中國的陰影下,東南亞一邊被視為「外印度」,一邊則是與「華南」相接。至一九五○年代東南亞諸國獨立,對自身的自然、社會及文化展開調查和研究後,既不屬於印度也不屬於中國,獨立的特定地區「東南亞」的姿態才逐漸為人所知。脫殖民地化的東南亞,於二十世紀後期朝向建設民族國家努力,發展國民經濟。

  如今,經歷過全球化的衝擊,已運行數百年的地方傳統社會面臨崩壞的危機,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東南亞,很難在遵行傳統歷史發展的路線。一九六○年代成立的跨國組織「東南亞國協」(ASEAN)未來的發展值得關注。

  ■吳哥王朝──政教合一、水陸並進的帝國

  ◎政教合一
  吳哥王朝基本上是以王(跋摩)為中心的君主制政體。但是王的權力並不強勢,有相當程度依靠婆羅門集團(國師)的宗教權威支持。故此,建築巨大寺廟,也是一種政教合一、鞏固王權的必要手段。

  ◎以農立國
  吳哥是以集約稻作農業為立國基礎的國家。他們修築蓄水池(巴萊),開鑿運河,一方面藉由水網和海外通商,另一方面也藉此進行灌溉,化沼地為良田。

  ◎受印度影響的文化
  吳哥王朝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很深。不只上層通用的文字主要是梵文,就連宗教、法律等各方面,也都受到印度的影響。吳哥人崇拜印度神祇梵天(四面佛),為之修建宏偉的寺廟,但上座部佛教也有很強的勢力,並且一直流傳至今日的柬埔寨。

  ◎吳哥王朝的法律制度
  法律主要是用來處理土地所有權的糾紛。王底下設有審判官,負責處理較大的訴訟事務,一般的糾紛則由地方的郡長村長等來解決;如有遇到重大事件時,王本人也會親自進行聽訟。

  ◎吳哥王朝的建設
  在吳哥王朝的建設當中,最引人注意的就是「王道」與「巴萊」。「王道」是以首都為中心,向四面八方延伸的快速道路;「巴萊」則是修築在要城或是寺廟周圍,用以儲水的巨大蓄水池。無論王道或是巴萊,都需要龐大的人力來興建維持,由此可知,吳哥在當時已經擁有了高度密集的人口,以及強大的動員能力。

  ■ 《亦近亦遠的東南亞》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?

  與台灣在地理位置上相近的東南亞,在意識上卻彷彿遙遠的存在。台灣目前的東南亞想像,多被「南向」政策所牽制主導,也大致不脫離西方國家所型塑的殖民地式的東南亞觀,實際上只了解近代以來的東南亞,而且被切割為國別史和民族史。本書強調了,要認識真正的東南亞精神,其實應從「東南亞型」的文明是什麼,其歷史文化的底蘊和特質是什麼開始!這是看東南亞的另外一種視角。

  本書另外的啟示是:身處在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之間的東南亞,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吸收、消化、改造異質文化,並維持自己文化的獨特性。這一點值得台灣反思與學習。

  ■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

  《亦近亦遠的東南亞──夾在中印之間,非線性發展的多文明世界》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,所出版的「興亡的世界史」套書第12卷。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,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,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,思考世界史的興衰。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,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,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。

引用網址

「博客來」網路書店相關連結(另開新視窗)

推薦此書

留言

:::下側區塊